包头万和维修网,经过我们9年的努力,网站很受广大维修网友的一致好评!鉴于此,我们也得到了丰收的喜悦!未来的要点是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更加专业化,行业化,目标是让这里成为我们万和维修人员的门户网站。网站根据各种内容分别设立独立的栏目,提供相应技术维修资料、维修信息、EPROM数据下载、图纸下载和在线维修视频讲座,为万和维修朋友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源平台。几年来,万和维修技术资料以其全面、快速的维修资讯和资源下载,吸引和影响了众多维修从业和业余人员。网站目前也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已经成为维修人员必去的站点。我们力争发表更多的原创维修资料,打造成为全国万和维修行业资料门户!
我们是谁?
我们拥有一支年轻、敏锐、朝气蓬勃、志向远大的队伍,我们是一群有经验的维修技术者,我们有着丰富的实践,我们热爱维修技术,追求卓越,喜爱探索。我们是最有活力,最有创新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万和维修资料技术打造成为互联网上最有影响力的行业网站之一!
主营:制冷 万和 厨卫 小万和 进口 商用电器-维修|安装|清洗|维护
包头万和维修首页 > 包头地区简介 > 美丽包头市
包头市辖5个市辖区、1个县、1个矿区、2个旗及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固阳县、土默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白云鄂博矿区(拟合并设立白云鄂博市)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滨河新区)。 [21]
包头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内蒙古的制造业、工业中心及最大城市 [1] ,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中心 [2] ,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3-4]
包头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带的腹地,位于蒙古高原的南端,华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中部,南濒黄河,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包头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点发展地区,中国大陆铁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5]
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包头地区设九原郡。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称,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鄂伦春等31个民族。 [5]
2015年11月,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6月21日,国务院对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做出批复。2017年,包头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7年被确定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 [6] 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40。 [7] 入选国家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8-11]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包头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北部与蒙古国东戈壁省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包头地理坐标东经109°15′~110°26′,北纬40°15′~42°43′海拔1067.2米 [22] 。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包头城市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市中心区面积315平方公里。 [23]
地形地貌
亚洲唯一的市内湿地草原包头市赛罕塔拉草原
亚洲唯一的市内湿地草原包头市赛罕塔拉草原(9张)
包头境内有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海拔2324米。全市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黄河流经包头市境内214公里,公路、铁路两桥并行飞架黄河南北。
气候特征
月平均气温及降水
月平均气温及降水
包头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景色宜人,气温适度。据《包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平均气温为7.2℃,年平均风速1.2米/秒,年降水总量421.8毫米,年日照时数2882.2小时。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24天,比上年增加3天。
自然资源编辑
水资源
黄河流过滨河区
黄河流过滨河区
黄河流经包头境内214公里,水面宽130米到458米,水深1.6米到9.3米,平均流速为每秒1.4米,最大流量每秒6400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260亿立方米,是包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此外,艾不盖河、哈德门沟、昆都仑河、五当沟、水涧沟、美岱沟等河流,水流量可观,也是可以利用的重要水资源。
包头可利用地表水总量为0.9亿立方米(不包括黄河过境水)。地下水补给量为8.6亿立方米。从50年代起,包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先后修建了黄河水源地多处,以及奥陶窑子、团结渠、民生渠、磴口扬水站(东河区一村庄,不同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画匠营水源地等较大的黄河提水工程,先后构筑了昆都仑、刘宝窑、水涧沟等中小型水库,进行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包头地区的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设施已经能够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矿产资源
白云鄂博铁矿
白云鄂博铁矿
包头市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白云鄂博铁矿所在地,该市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稀土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主要金属矿有:铁、稀土、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生物资源
包头市山地占14.49%,丘陵草原占75.51%,平原占10%。已开发和利用的土地中,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14.3%;森林面积149.2千公顷,草原面积2086.5千公顷。
北部丘陵地区大都种植干旱作物,主要有莜麦、荞麦、马铃薯、胡麻、菜籽等。北部草原盛产绵羊、山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南部平原区土质肥沃,有引黄(河)灌溉系统和地下水浇灌设施,旱涝保收,盛产小麦、糜黍、甜菜、向日葵、玉米、高粱及蔬菜、瓜果。
中部山岳,据初步考察,野生植物共有88科,302属,601种。列入国家重要保护的稀有物种有黄耆,蒙古扁桃。常用的重要药材有甘草、黄芪、麻黄、赤芍、防风、柴胡、桔梗、远志、知母、党参、枸杞等200多种。
在山岳中的次生林带和草原地区,是野生禽兽栖息、繁衍之地。有兽类21种,其中青羊、雪豹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稀动物;狍子、毛皮兽、赤狐、獾、豹、野猫、蒙古兔等是内蒙古自治区级的保护动物。鸟类繁多,有留鸟25种,夏候鸟18种,旅鸟80种,冬候鸟7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雀鹰、大鹫、金雕、红隼、松雀鹰等13种。
人口民族编辑
包头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除了世居的蒙古族以外,其他民族主要来自华北和东北及周边盟市。全市常住人口276.6万人,包头市区人口226.8万人。 [24]
截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650364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
包头市人口数量预测模型
年11月1日零时的229740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52960人,增长15.36%,年平均增长率为1.44%。 [25]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68696人,占51.64%;女性人口为1281668人,占48.3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7.9下降为106.79。 [25]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99508人,占94.31%;蒙古族人口为85121人,占3.2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5735人,占2.4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33151人,增长15.38%,蒙古族人口增加17243人,增长25.40%;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566人,增长4.06%。 [25]
2016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2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7.1万人,乡村人口48.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3.0%,较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 [13]
经济概况编辑
概况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41.1%和55.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八大类商品及最新万和价格呈“六升一降一平”的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与上年持平;生活用品及最新万和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0.3%,涨幅最高。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7%。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99.2亿元,非税收入38.4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0.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民生支出264.7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
2016年地方财政总收入为3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8亿元,增长14.8%。 [26-27]
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40。 [7]
第一产业
2016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3.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长3.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2万公顷,下降5.0%。全年粮食总产量106.4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小麦产量10.1万吨,增长58.3%;玉米产量80.8万吨,下降9.1%;马铃薯产量10.1万吨,增长9.0%。全年油料产量10.7万吨,增长78.4%;蔬菜产量100.2万吨,下降0.2%。
年末全市牛存栏19.9万头,下降22.1%;羊存栏205.4万只,下降3.2%;猪存栏23.8万头,下降5.3%。年末牛出栏25.0万头,增长2.9%;羊出栏433.2万只,增长3.4%;猪出栏56.1万头,增长1.0%。全年肉类总产量16.9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猪肉产量4.7万吨,增长0.8%;牛肉产量4.2万吨,增长5.1%;羊肉产量7.2万吨,增长3.7%;禽肉产量6389吨,下降0.1%。禽蛋产量2.7万吨,下降1.5%;牛奶产量90.3万吨,下降8.2%;水产品产量9102吨,增长2.3%。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765家;拥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6家,其中国家级5家、自治区级33家、市级128家。全市农畜产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 [13]
第二产业
包头工业
包头工业(7张)
201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86.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9.5%,重工业增长8.8%;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4.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8个百分点。 [1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利润108.5亿元,增长2.6倍,其中盈利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6%,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51.8%。年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139.5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3.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36.0亿元,比上年增长7.1%。在本市注册的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114户;完成总产值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民间投资1743.3亿元,增长2.3%,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59.0%;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3.3亿元,增长26.8%;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53.4亿元,增长35.4%,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8.9%,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9.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6个百分点。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81.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第二产业投资1293.4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1580.5亿元,增长22.7%。
分行业来看,采矿业投资114.4亿元,下降17.5%;制造业投资955.3亿元,增长1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0.4亿元,增长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63.2亿元,增长107.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533.1亿元,增长42.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4.6亿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住宅投资123.5亿元,下降11.6%;办公楼开发投资3.7亿元,下降39.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0.3亿元,增长24.4%。 [13]
包头市辖5个市辖区、1个县、1个矿区、2个旗及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固阳县、土默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白云鄂博矿区(拟合并设立白云鄂博市)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滨河新区)。 [21]
包头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内蒙古的制造业、工业中心及最大城市 [1] ,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中心 [2] ,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3-4]
包头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带的腹地,位于蒙古高原的南端,华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中部,南濒黄河,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包头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点发展地区,中国大陆铁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5]
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包头地区设九原郡。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称,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鄂伦春等31个民族。 [5]
2015年11月,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6月21日,国务院对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做出批复。2017年,包头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7年被确定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 [6] 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40。 [7] 入选国家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8-11]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包头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北部与蒙古国东戈壁省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包头地理坐标东经109°15′~110°26′,北纬40°15′~42°43′海拔1067.2米 [22] 。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包头城市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市中心区面积315平方公里。 [23]
地形地貌
亚洲唯一的市内湿地草原包头市赛罕塔拉草原
亚洲唯一的市内湿地草原包头市赛罕塔拉草原(9张)
包头境内有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海拔2324米。全市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黄河流经包头市境内214公里,公路、铁路两桥并行飞架黄河南北。
气候特征
月平均气温及降水
月平均气温及降水
包头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景色宜人,气温适度。据《包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平均气温为7.2℃,年平均风速1.2米/秒,年降水总量421.8毫米,年日照时数2882.2小时。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24天,比上年增加3天。
自然资源编辑
水资源
黄河流过滨河区
黄河流过滨河区
黄河流经包头境内214公里,水面宽130米到458米,水深1.6米到9.3米,平均流速为每秒1.4米,最大流量每秒6400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260亿立方米,是包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此外,艾不盖河、哈德门沟、昆都仑河、五当沟、水涧沟、美岱沟等河流,水流量可观,也是可以利用的重要水资源。
包头可利用地表水总量为0.9亿立方米(不包括黄河过境水)。地下水补给量为8.6亿立方米。从50年代起,包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先后修建了黄河水源地多处,以及奥陶窑子、团结渠、民生渠、磴口扬水站(东河区一村庄,不同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画匠营水源地等较大的黄河提水工程,先后构筑了昆都仑、刘宝窑、水涧沟等中小型水库,进行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包头地区的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设施已经能够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矿产资源
白云鄂博铁矿
白云鄂博铁矿
包头市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白云鄂博铁矿所在地,该市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稀土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主要金属矿有:铁、稀土、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生物资源
包头市山地占14.49%,丘陵草原占75.51%,平原占10%。已开发和利用的土地中,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14.3%;森林面积149.2千公顷,草原面积2086.5千公顷。
北部丘陵地区大都种植干旱作物,主要有莜麦、荞麦、马铃薯、胡麻、菜籽等。北部草原盛产绵羊、山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南部平原区土质肥沃,有引黄(河)灌溉系统和地下水浇灌设施,旱涝保收,盛产小麦、糜黍、甜菜、向日葵、玉米、高粱及蔬菜、瓜果。
中部山岳,据初步考察,野生植物共有88科,302属,601种。列入国家重要保护的稀有物种有黄耆,蒙古扁桃。常用的重要药材有甘草、黄芪、麻黄、赤芍、防风、柴胡、桔梗、远志、知母、党参、枸杞等200多种。
在山岳中的次生林带和草原地区,是野生禽兽栖息、繁衍之地。有兽类21种,其中青羊、雪豹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稀动物;狍子、毛皮兽、赤狐、獾、豹、野猫、蒙古兔等是内蒙古自治区级的保护动物。鸟类繁多,有留鸟25种,夏候鸟18种,旅鸟80种,冬候鸟7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雀鹰、大鹫、金雕、红隼、松雀鹰等13种。
人口民族编辑
包头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除了世居的蒙古族以外,其他民族主要来自华北和东北及周边盟市。全市常住人口276.6万人,包头市区人口226.8万人。 [24]
截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650364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
包头市人口数量预测模型
年11月1日零时的229740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52960人,增长15.36%,年平均增长率为1.44%。 [25]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68696人,占51.64%;女性人口为1281668人,占48.3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7.9下降为106.79。 [25]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99508人,占94.31%;蒙古族人口为85121人,占3.2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5735人,占2.4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33151人,增长15.38%,蒙古族人口增加17243人,增长25.40%;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566人,增长4.06%。 [25]
2016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2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7.1万人,乡村人口48.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3.0%,较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 [13]
经济概况编辑
概况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41.1%和55.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八大类商品及最新万和价格呈“六升一降一平”的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与上年持平;生活用品及最新万和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0.3%,涨幅最高。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7%。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99.2亿元,非税收入38.4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0.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民生支出264.7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
2016年地方财政总收入为3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8亿元,增长14.8%。 [26-27]
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40。 [7]
第一产业
2016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3.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长3.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2万公顷,下降5.0%。全年粮食总产量106.4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小麦产量10.1万吨,增长58.3%;玉米产量80.8万吨,下降9.1%;马铃薯产量10.1万吨,增长9.0%。全年油料产量10.7万吨,增长78.4%;蔬菜产量100.2万吨,下降0.2%。
年末全市牛存栏19.9万头,下降22.1%;羊存栏205.4万只,下降3.2%;猪存栏23.8万头,下降5.3%。年末牛出栏25.0万头,增长2.9%;羊出栏433.2万只,增长3.4%;猪出栏56.1万头,增长1.0%。全年肉类总产量16.9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猪肉产量4.7万吨,增长0.8%;牛肉产量4.2万吨,增长5.1%;羊肉产量7.2万吨,增长3.7%;禽肉产量6389吨,下降0.1%。禽蛋产量2.7万吨,下降1.5%;牛奶产量90.3万吨,下降8.2%;水产品产量9102吨,增长2.3%。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765家;拥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6家,其中国家级5家、自治区级33家、市级128家。全市农畜产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 [13]
第二产业
包头工业
包头工业(7张)
201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86.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9.5%,重工业增长8.8%;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4.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8个百分点。 [1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利润108.5亿元,增长2.6倍,其中盈利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6%,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51.8%。年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139.5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3.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36.0亿元,比上年增长7.1%。在本市注册的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114户;完成总产值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民间投资1743.3亿元,增长2.3%,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59.0%;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3.3亿元,增长26.8%;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53.4亿元,增长35.4%,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8.9%,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9.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6个百分点。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81.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第二产业投资1293.4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1580.5亿元,增长22.7%。
分行业来看,采矿业投资114.4亿元,下降17.5%;制造业投资955.3亿元,增长1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0.4亿元,增长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63.2亿元,增长107.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533.1亿元,增长42.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4.6亿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住宅投资123.5亿元,下降11.6%;办公楼开发投资3.7亿元,下降39.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0.3亿元,增长24.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