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万和维修网,经过我们9年的努力,网站很受广大维修网友的一致好评!鉴于此,我们也得到了丰收的喜悦!未来的要点是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更加专业化,行业化,目标是让这里成为我们万和维修人员的门户网站。网站根据各种内容分别设立独立的栏目,提供相应技术维修资料、维修信息、EPROM数据下载、图纸下载和在线维修视频讲座,为万和维修朋友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源平台。几年来,万和维修技术资料以其全面、快速的维修资讯和资源下载,吸引和影响了众多维修从业和业余人员。网站目前也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已经成为维修人员必去的站点。我们力争发表更多的原创维修资料,打造成为全国万和维修行业资料门户!
我们是谁?
我们拥有一支年轻、敏锐、朝气蓬勃、志向远大的队伍,我们是一群有经验的维修技术者,我们有着丰富的实践,我们热爱维修技术,追求卓越,喜爱探索。我们是最有活力,最有创新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万和维修资料技术打造成为互联网上最有影响力的行业网站之一!
主营:制冷 万和 厨卫 小万和 进口 商用电器-维修|安装|清洗|维护
萍乡万和维修首页 > 萍乡地区简介 > 美丽萍乡市
萍乡
萍乡市,是江西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本省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长沙市接壤。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衡”、“吴楚咽喉”之称。因古代萍乡生有一种水面浮生植物萍草,是萍草之乡而得市名。 [1]
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境内沪昆铁路横穿市内腹地与京广、京九两大动脉相连,是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通道。319和320国道呈十字型在市区交汇通过,沪昆高速、萍洪高速贯穿全境。萍乡市总面积383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193万(2015年末)。丘陵、山地和平原各占土地面积的66.4%、27.3%、6.3%。市中心城区面积58平方千米,城市绿化率46%。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2]
萍乡是一座有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近代史上,萍乡是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秋收起义策源地、中国少年先锋队诞生地、红领巾的摇篮。 [3]
2018年10月,获得“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4]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5]
截止2017年,萍乡市土地面积5746508亩,总面积3831平方公里。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有28个镇、19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36个居民委员会和640个村民委员会。其中,芦溪县土地总面积1441761亩,总面积961平方公里,有5个镇、5个乡、15个居民委员会、139个村民委员会;上栗县土地总面积1091010亩,总面积727平方公里,有6个镇、4个乡、11个居民委员会、163个村民委员会;莲花县土地面积1608012亩,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有5个镇、8个乡、5个居民委员会、157个村民委员会;安源区土地面积319045亩,总面积213平方公里,有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76个居民委员会、54个村民委员会;湘东区土地面积1286680亩,总面积858平方公里,有8个镇、2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29个居民委员会和127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包括在安源区和上栗县中)。 [2]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本省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 [2]
武功山
武功山
萍乡市属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东、南、北大多为山地,西部地势较低,境内山地、丘陵、盆地错综分布,地貌较为复杂。东南部有武功山脉,海拔一般在800~1900m,最高峰(白鹤峰)海拔1918.3m。北部杨岐山至大屏山一带地势较高,地形险要,海拔在600~900m左右。西部萍水河河床最低点的海拔只有64m。中部偏东地势较高,成为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的分水岭。
萍乡市地貌类型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和河谷平原四类。其中中、低山和丘陵区分布广泛,面积分别为1535.92Km2和1591.0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17%和41.61%;岗地面积为256.4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71%;河谷平原区面积440.5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52%。 [2]
萍乡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类型。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极端最高气温达41℃,极端最低气温~9.3℃,年平均气温17.3℃。据萍乡市气象局资料(1955~2009年),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596.7mm,最大年降水量2184.0mm(1997年),最小年降水量1086.4mm(1971年);最大月降雨量659.4mm(1982年6月),最大日降雨量225.6mm(1972年8月18日)。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2%;空间上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平原地带,春、夏、秋、冬四季平均开始日期为:春季3月26日,季长70天;夏季6月4目,季长99天;秋季9月11日,季长61天;冬季11月11日,季长135天。 [2]
区内水系地域分属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五条,即萍水、栗水、草水、袁水、莲水。袁水、莲水发源于罗霄山和武功山,流入赣江;萍水、栗水、草水发源于武功山与罗霄山、杨岐山之间,最终注入湘江。主要支流有长平河、福田河、东源河、楼下河、高坑河、万龙山河、张家坊河、金山河、大山冲河、鸭路河等。 [2]
自然资源编辑
萍乡历史上就以矿产资源丰富而著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铜、石灰石、高岭土、粉石英、瓷土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铁矿储量6760万吨,优质石灰石67亿吨。
萍乡以煤立市,1898年清邮政大臣盛宣怀在安源创办萍乡煤矿,1908年又创办了当时中国第一个股份合资企业――汉冶萍公司,修筑了株萍(至安源)铁路,萍乡煤矿为该公司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最早采用西法机器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1916年就产原煤95万吨、焦炭25万吨,被誉为“江南煤都”。萍乡市森林覆盖率达55.4%,植物物种1200余种。水资源十分丰富,有袁水、萍水、草水、莲江五条河流,地表水径流量为26.46亿立方米/年,水能源可开发量4万千瓦,地下水储量为4亿立方米。 [2]
人口
2015年,萍乡市总人口(常住)为190.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25.2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5.88%。全年出生人口2.49万人,出生率为13.12‰;死亡人口1.16万人,死亡率为6.14‰;自然增长率为6.98‰。 [2]
2016年末常住人口191.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8.3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3%,比上年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52万人,出生率13.23‰,比上年上升0.1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5万人,死亡率6.03‰,下降0.1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20‰,上升0.22个千分点。 [3]
萍乡历史悠久,人文蔚起。全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他各民族和谐并存的结构组成,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土族、达尔族、仫佬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塔吉客族、怒族、俄罗斯族等32个民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