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万和维修网,经过我们9年的努力,网站很受广大维修网友的一致好评!鉴于此,我们也得到了丰收的喜悦!未来的要点是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更加专业化,行业化,目标是让这里成为我们万和维修人员的门户网站。网站根据各种内容分别设立独立的栏目,提供相应技术维修资料、维修信息、EPROM数据下载、图纸下载和在线维修视频讲座,为万和维修朋友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源平台。几年来,万和维修技术资料以其全面、快速的维修资讯和资源下载,吸引和影响了众多维修从业和业余人员。网站目前也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已经成为维修人员必去的站点。我们力争发表更多的原创维修资料,打造成为全国万和维修行业资料门户!
我们是谁?
我们拥有一支年轻、敏锐、朝气蓬勃、志向远大的队伍,我们是一群有经验的维修技术者,我们有着丰富的实践,我们热爱维修技术,追求卓越,喜爱探索。我们是最有活力,最有创新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万和维修资料技术打造成为互联网上最有影响力的行业网站之一!
主营:制冷 万和 厨卫 小万和 进口 商用电器-维修|安装|清洗|维护
泉州万和维修首页 > 泉州地区简介 > 美丽泉州市
泉州
泉州,福建省下辖地级市,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总面积11014.78平方千米,辖四区、三市、五县;2017年常住人口865万。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由此得名。 [1] 泉州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2] 2017年,泉州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3] 2018年4月,泉州入选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 [4]
2017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48.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经济总量连续19年保持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03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4397.78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952.19亿元,增长10.6%。 [5]
位置境域
泉州位于东经117°25′—119°05′,北纬24°30′—25°56′,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离台湾最近处仅距97海里,距金门最近处仅5.61海里,东西宽153千米,南北长157千米,陆域面积11014.78平方千米(包括金门岛),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9.08%。 [8]
泉州市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南部,闽东火山断拗带的中南段。构造带均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境内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分布为中生代火山岩系和侵入岩,两者出露面积约各占一半,从西北往东南侵入岩分布面积增多成为主体。闽中大山带中段戴云山脉主干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横卧西北部德化境内,规模庞大,主峰海拔1856米,为福建省第二高峰。其支脉和余脉向东南、南部绵延,地势西北高,往东南呈阶梯状下降,构成由中低山向丘陵、台地至平原递变的多层状地形地貌景观。 [8]
泉州市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泉州市气候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气温高,光热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140千卡/平方厘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9.5~21.0℃(仅西北部的山区低于18℃),最热月平均气温达26~29℃,最冷月也有9~13℃。全年无霜期长,沿海地区基本无霜。≥10℃的有效积温为5610~7250℃。年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二是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多一倍左右。干、湿季甚为分明:3~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为湿季;10~2月仅占全年的20%,为干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率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三是季风气候显著。冬半年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楔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干燥少雨;夏半年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润多雨。 [9]
泉州市境内溪流密布,发源于本市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4条,总长度1549千米,其中晋江水系15条,九龙江水系5条,闽江水系9条,单独入海5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81条,总长度为2156千米。晋江、洛阳江为泉州市主要河流。 [10]
矿产资源
泉州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6种,地质勘查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9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18种,水气矿产1种。主要矿产包括:铁、锰、铜、铅、锌、钼、金、银、煤、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大理岩)、叶蜡石、硅灰石、明矾石、萤石(普通)、石墨、长石、高岭土、陶瓷土(瓷石)、伊利石、水泥用粘土、建筑用花岗岩(凝灰岩)、饰面用及雕刻用辉绿岩(花岗岩、闪长岩)、冶金用石英、玻璃用砂、铸型用砂、建筑用砂、地热、矿泉水等。 [10]
泉州市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记录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12科903属2201种(包括逸生和归化种),其中蕨类植物42科84属199种,裸子植物8科15属20种,被子植物162科804属1982种。 [10]
在这些植物中,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即属于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8种:一级保护有桫椤1种,二级保护有福建柏、水松、短萼黄连、鹅掌楸、观光木、钟萼木等6种,三级保护有油杉、长苞铁杉、穗花杉、吊皮锥、白桂木、黄山木兰、乐东拟单性木兰、闽楠、沉水樟、半枫荷、珊瑚菜等11种;属林业部保护植物有3种:一级保护有南方红豆杉1种,二级保护有花榈木、榉等2种;属福建省级药材保护植物有天门冬、单叶蔓荆、花叶开唇兰等3种;属福建省级保护植物有黑锥、鳞苞锥、福建青冈、刺叶栎、细柄半枫荷、青钱柳、福建悬钩子、刺果毒漆树、密花梭罗、多花羊奶子、短柱树参等11种。 [11]
泉州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约有4000多种,其中无脊椎动物主要有软体动物的腹足纲32科76种、双壳(瓣鳃)纲18科80种左右、头足纲5科24种,节肢动物的虾蟹类20科80种左右、昆虫类130科258属1000多种,棘皮动物15种;脊椎动物较重要的有鱼类78科135属368种左右 [11] ,两栖类2目7科32种,爬行类3目13科61种,鸟类19目51科260种,哺乳类6目14科32种;其它动物约有2000多种。 [10] 根据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2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中,泉州市就有31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虎、云豹、蟒蛇、鼋、金斑喙凤蝶、红珊瑚等6种;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穿山甲、黑熊、金猫、豺、大灵猫、小灵猫、水獭、鬣羚、白腹山雕、蛇雕、鸟雕、松雀鹰、风头鹃隼、草鸮、雕鸮、斑头鸺鹠、领鸺鹠、白鹇、赤腹鹰、鹰雕、鸢、鹈鹕、虎斑蛙等25种。 [11]
截至2017年底,泉州市常住人口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7.3%。人口出生率为14.8‰,死亡率为6.6‰,自然增长率为8.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42.33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9.7%。 [5]
泉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48个少数民族,这48个少数民族是回、蒙、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水、拉祜、东乡、纳西、景颇、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毛南、仡佬、锡伯、普米、怒、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汉族占总人口的97.8%,少数民族占2.2%,主要以回族、畲族、苗族、蒙古族居多。回族主要分布在晋江陈埭、惠安白崎和鲤城近郊等地;畲族主要分布在德化、安溪和惠安等地;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泉港涂岭等地。 [12]